(圖/擷取自聯合新聞網)
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所有外國製造車徵收25%對等關稅後,再度加碼對中國施壓,警告若北京不在8日前撤銷報復性關稅措施,將再加徵50%關稅,並終止所有美中會談。對此,中國商務部8日強硬回應,表明「奉陪到底」的態度,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升溫。
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,隨即引發中國反擊。中國除針對所有美國商品課徵34%報復性關稅外,還對7項稀土相關產品祭出出口管制。當川普7日再次放話,揚言加碼懲罰性關稅並中止雙邊會談,中方隔日透過商務部強調,美方若一意孤行,中方將堅決奉陪到底。
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指出,中國此番表態,一方面是為了穩定國內民眾面對貿易衝突可能引發經濟不安的情緒,透過強硬語氣進行宣傳與心理建設;另一方面,也展現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自信與強勢姿態。
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(Ryan Hass)近日訪中後發文指出,中國領導階層認為美國正犯下重大錯誤,將自身推向國際孤立,並削弱其全球影響力。他指出,北京對於「去美國化的全球化」趨勢愈發抱持開放態度,並視川普的關稅行動為催化這股潮流的推手。
何瑞恩表示,中國不願被國際視為對美國挑戰採取退讓或被動應對的國家。他強調,北京領導階層有其盤算,相信即便加劇貿易對抗,最終的損失對美國而言將更為嚴重。
《日經亞洲》則分析指出,中國早在川普第一任期間發動貿易戰時已經汲取經驗教訓,尤其是當年簽署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」後,北京一度感受到「丟臉」,但協議在COVID-19疫情影響下未全面落實。如今,中國已對川普可能重啟貿易對抗做好更完整的準備。
香港仲裁專家陶景洲表示,北京現階段不排除也將加碼同等關稅因應川普施壓。他指出,美方認為中國仍嚴重依賴美國市場,但中國正在積極拓展歐洲、東南亞等潛力市場,試圖降低對美出口依賴。
陶景洲進一步分析:「如果川普意識到,中國也有膽量且準備與美國硬碰硬,這樣的反制可能讓他改變策略。」他也認為,中國此時的強硬立場,並不僅是面子之爭,更是戰略上的長期博弈。
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,牽動全球供應鏈與經濟情勢發展,接下來雙方動作及態度,將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。